海亮工程师冯焕锋:打破德国垄断!研制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设备
7月23日,《人民日报》新闻客户端发布文章《打破德国垄断!这位高中学历的工人,研制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设备》!
配料,熔铸,收卷,去皮……一条条生产流水线有条不紊地满负荷运转着,但和想象中金属加工车间的“震耳欲聋”不同,整个车间里音值不超过90分贝,工人也不多,这是海亮有色智造工业园内的日常一幕。
这几条自动化、智能化的生产线,其实只是他众多研究成果中的冰山一角。他就是海亮有色材料“智造”的“魔术师”冯焕锋,二十多年来,他凭借一颗匠心,一直在制造业技术创新前沿探索,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总数近70项,带领团队为优化工作环境、提升生产效率而做的各类技术改造和创新不下1000项。
2020年11月,冯焕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,受到了党中央、国务院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表彰。
“铜小白”的升级之路
1992年,冯焕锋进入海亮集团,成为了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操作工,而当时只有高中学历的他,对铜加工技术几乎一无所知。基础知识和操作经验的匮乏,无疑让这位初来乍到的“铜小白”寸步难行。那段时间,他每天都跟在同事身边请教,下班了就窝在寝室里看与铜加工相关的书籍,冯焕锋深知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那段时间他一点也不敢浪费学习的时间。
在基层时冯焕锋做过电工,干过机修工,知识储备在踏实肯学的态度下日渐丰盈,实践操作也愈加熟练,整条生产线上的所有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他都了如指掌。即便如今已经成为铜加工领域的技术带头人,一线车间也始终是冯焕锋跑得最勤,牵挂最多的地方。冯焕锋说:“只有到一线之后你才能发现问题,员工也会反映问题,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改进了就是提高了。”
思改进,想提高,冯焕锋凭着敢啃硬骨头的拼劲,带领企业技术团队创新研发,填补了国内外铜棒加工领域诸多空白,实现了从行业跟跑到领跑的转变。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,却不是铜生产强国。在2005年以前,国内铜加工行业基本上都要采用投资成本达8000万以上的德国进口反向挤压设备,而由于德国垄断了该设备的知识产权,我国当时几乎没有议价的主动权。
为了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,冯焕锋主动揭榜挂帅,冲锋在反向挤压机设备国产化的设计一线。“老外能做出来的东西,我们肯定也能!”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,他带领着团队开始查阅大量的国外反向挤压机资料,向其他企业的老师傅求教,不停地试验、论证、再试验、再论证……
艰苦是必然的,但即便是抱着莫大的决心,冯焕锋依旧直言:“这个过程太痛苦了,远远超出了我当时的预期。”查资料,想构思,开讨论,做试验……设计方案在一遍遍推倒重来中日臻完善,而无数个寂静的深夜里,冯焕锋团队的工作间依旧灯火通明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历经三个多月没日没夜地工作,冯焕锋一行人终于突破了反向挤压关键技术,研制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反向挤压设备。
唯创新者胜,每个人都可以是发明家
在海亮有色智造工业园内,一条条生产流水线有条不紊地满负荷运转着,整个车间里十分安静,这几条智慧化的生产线,就是出自冯焕锋之手。
近年来,智慧工厂逐渐成为加工企业的发展新方向,冯焕锋也自然而然将目光转至铜加工领域的智能化生产线创新。但要知道,这一创想在铜加工行业前无古人,一切都得从零起步,困难重重,甚至在同行眼里,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。
冯焕锋的执着超乎想象,他朴实的面容不算严肃,但透着股执拗劲儿,眼里始终闪着坚毅的光。“我们都始终认为这个不太可能实现,然后他就一个人钻进去,就出不来了”,他的同事感慨道。
冯焕锋终究还是啃下了这块“硬骨头”。“新的生产线全部采用公司自主研发技术,实现了从原料入库到产品出库全程不落地的流水线作业。与传统生产相比,我们在生产效率提高2倍的同时,可减少用工一半以上,还节电至少30%。”他自豪地介绍道,而这一全球首创的背后,是他年复一年的坚持与废寝忘食的奋斗。
“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创新者胜。”冯焕锋这位制造业的发明家,用亲身案例打破了人们对于发明只局限于科学家、实验室的偏见,他说:“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,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,保持工匠本色,传承劳模精神,执着地将工作做到最好,才能把产品做到世界级水平,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。”
内容来源:《人民日报》新闻客户端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标签:
相关新闻